(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8日電)經濟部、國防部推動工業合作計畫,透過政府採購網羅海外關鍵技術赴台,經濟部今表示,未來擬將補償貿易比例增至50%,並鎖定國防、航太業,盼打造系統性整合能量。 「工業合作」在國際間一般稱為「補償貿易」,主要利用政府重大國外採購案,要求國外得標商依採購總金額某一比例換算成工業合作額度,在國內執行投資、採購、技術移轉等義務性活動,經濟部近6年來已協助國防部引進國防後勤維修技術185項、節約國防後勤支出約新台幣53億元、促進民間投資參與國防後勤維修約113億元及增加民間業者產值約138億元等。 值得注意的是,工業局合作計畫除了協助國軍籌建後勤維修能量,還結合國內產業優勢協助漢翔、長榮航太等公司引進國外工合承商關鍵技術,陸續建立國內維修能量。 工業局官員表示,工業合作好處在於國內缺乏、難取得技術,可藉此透過外商協調取得,相關費用可以補償貿易額度沖抵,以政府對外採購100億元為例,補償貿易比例自過去1成、3成,目前增至4成,換句話說,可要求40億元補償貿易。 由於政府正在推動離岸風力發電,工業局指出,透過協調國外工合承商美商雷神公司挪用補償貿易額度,引介挪威商DNV.GL公司技術,將離岸風力發電所需相關設計能量建置在國內。 對於總統當選人蔡英文政見提及五大創新研發產業,包括綠能科技、國防產業、生技醫藥、亞洲矽谷和智慧機械等,經濟部近期則特別針對國防產業,盤點相關產業發展資源。 官員指出,自民國82年至今,補償貿易額度累計125億美元點(非實際貨幣價值),現已使用98億美元點,剩餘約27億美元點,未來除了鎖定網羅國防、航太產業關鍵技術外,也計畫推動修改行政命令,將政府採購可換取的工業合作額度比例提高至50%。 由於目前國防部、經濟部(含民間)各有93、46項技術盼從國外取得,官員表示,盼以「綁肉粽」模式,把額度用得更有效率,建立系統性整合能量。 官員表示,國防部過去許多軍用裝備已使用多年,原廠早已不提供相關零件,未來希望透過補償貿易額度,除了引進技術生產關鍵零件外,還期盼能建置完整維修能量。1050218
- Mar 31 Thu 2016 15:47
國防採購換關鍵技術 補償貿易比例看增 康進清老師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